胶囊一颗成本5元卖100元 七旬老人一年被骗5次
来源: | 2016-05-24 17:02:27

一颗胶囊成本5元,卖出价高达100元一颗;抓获制假售假嫌疑人16人,涉案金额200多万;一名70多岁的老人5次上当,最多一次花了两万元……近日,南京鼓楼警方破获了一起制售假冒保健品案。警方还深入保健品公司,摸清该公司的“营销套路”,警方特地支招老年人,如何防范各种五花八门保健品公司忽悠。

假冒名牌保健品 抓获16名嫌疑人

去年,鼓楼警方接到举报称,有人大肆销售假冒的保健品,主要针对中老年人,受害人数较多,而且涉案金额巨大。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底侦查,警方发现该团伙以免费旅游为诱饵,吸引中老年人参与,并以此为帽子,趁机销售假冒的某品牌保健品。该团伙营销人员声称自己的产品具有软化和增加血管弹性的功能,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然而经过警方调查,实际上该团伙以次充好,将成本约5元/颗的胶囊卖到高达100元/颗。

今年初,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成功摧毁了这个自制假保健品贩卖的团伙,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名,捣毁制假售假窝点8个,伪劣产品成品、半成品2000余盒,扣押涉案物品共计23箱次,涉案金额200多万元,为相关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退休老干部一年5次上当 都是买了假保健品

这次警方破获的这起贩卖假保健品案件对于退休老干部陈老先生一家来说,真是大快人心。因为陈老先生是这起案件的受害人,而且他多次被骗,损失5万多元。

今年4月初,70多岁的陈老先生来到宁海路派出所报警,称自己购买保健品被骗了2500元。他告诉民警,前几天一个自称是保健品公司的业务推销员小李来到自己家中,介绍了一款保健品,宣称该保健品对预防老年人中风有独特效果。经过近3个小时的宣传介绍,陈老先生最终决定花2500元购买了六盒保健品。

当晚,陈老先生的儿子回到家,发现家门口堆放了几个印有“强身保健”字样的纸盒子,在他追问下,陈老先生才将业务员上门推销保健品的事情告诉儿子。儿子仔细查看了包装盒上的内容,发现甚至这些所谓的“保健品”甚至连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都没有。陈老先生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民警从警务平台中调取了陈老先生的报警记录发现,去年一年陈老先生就曾5次因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报警,最多一次花费了近2万元。

警方深入保健品公司,摸清推销员套路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陈老爷子一再因为购买保健品上当,却甘愿一次次购买呢?近日,宁海路派出所便衣民警前往鼓楼区一家保健品公司一探究竟。

一进入公司,民警就发现,该保健品公司内聚集了近30名老年人,一位穿着西装的年轻男子,正在为在场的老年人开设“健康知识讲座”,一旁还有几位年轻女子为老年朋友免费测量血压、测血糖。不一会儿,自称是该公司经理的人走到老年人中间,向在场的每位老年人发放了一张印有保健品照片的宣传单,并称讲座结束后,每人可以凭手上的宣传单到门口工作人员处领取6个草鸡蛋。

民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健康讲座、免费体检、免费赠品这些手段都是保健品公司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惯用手段。针对老年朋友中的“大客户”,更有甚者还会组织老年人前往外地甚者国外免费旅游。

家住鼓楼区的王奶奶就曾“享受”过这样的“待遇”。王奶奶退休后,因为子女都在外地,平时一个人居住,精神上也没有什么寄托。为了能拿下王奶奶这样的“大客户”,一家保健品公司业务员小张没少动脑筋,她隔三差五就上门到王奶奶家中,与王奶奶聊家常,对老人家嘘寒问暖,帮忙打扫卫生做家务更是常事。时间一长,王奶奶甚至把小张当做自己的女儿一样看待。慢慢取得王奶奶好感之后,小张开始“出招”,陆陆续续向王奶奶推销各类保健食品和保健仪器,善良的王奶奶每每都会“中招”。这就样,在一年时间内,王奶奶竟花费了近7万元购买了各类保健品。作为对老客户的“回馈”,去年夏天,小张所在的保健品公司还组织类似王奶奶这样的“大客户”一起前往云南免费旅游。然而,这看似“免费”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更大的陷阱。从云南回来后,小张利用王奶奶对自己以及所在公司的信任,再次“出招”,向王奶奶推销了一款神奇净水器,这次王奶奶花费了两万多元。等到一个月后,王奶奶再也联系不上小张后,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民警支招:如何防止老年人陷入“假保健品”骗局

在保健品推销中,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的现象十分普遍。可老年人高价购买保健品上当受骗事件屡见不鲜,这是为什么呢?

警方介绍,原因有三:一是孤独心理作怪。老年人退休在家,听广告讲座正好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心理需求;二是暗示心理作怪。一般老年人都存在“怕老、怕病和怕死心理”,只要宣传说什么东西对健康有好处,有些老年人总会买回来亲自尝试;三是缺乏情感关怀。保健品销售商的情感营销、健康营销、价值营销等正好乘虚而入。

警方表示,老年人如果要买药,千万要警惕买到假药,对此,一定要询问药品名称、国药准字号、制药厂、药品主要成分、治病原理、价格、售后保障等,每一种药品对应唯一的国药准字号。卖假药的经常将另一种正品药品的药准字号说成是他卖的药品的药准字号,这样是不正确的,因为一个药准字号只对应一种药品。

此外,还要对卖药的人留个心眼,这样的人特别容易是骗子:说包治百病的,一旦给他打一个电话,他会给你打好多个电话回来;让你赶紧买的,对于疑难杂症、久疾重症,说保证治好的; 还有说一段时间之后不管用可以包退款的,一段时间后你就找不到他了; 让你购买套餐组合,声称买越多实惠越多,实际上买越多被骗的钱越多; 还有以某教授、某专家、某神医、某知名大夫自居的,往往是骗局。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