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模式才是真正的风控,只有宜信模式能活下来,其他都悬了
来源:搜狐 | 2017-05-25 15:43:44

4月底,中央政治局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

  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互联网金融监测情况报告》显示, 也就是业内平台的数量持续萎缩,每月有数十家乃至上百家平台惨遭出局,以4月份为例,新发现上线的网贷平台有4家,消亡平台有103家,监管所设立的门槛已经将一些“劣币”驱逐。可以预见,风控未来很长时间也将会是互金的主题词,这令我开始思考,风控的关键到底是什么?怎么做好风控?金融科技在风控中是否占据支配性的地位?

  小额标的有分散风险的天然属性

  众所周知,中国的个人征信体系不比美国,美国从收集数据、建立信用法规到信用的监督与管理都有很完善的管理,有Equifax、Experian和TransUnion三家大的征信局,还有大大小小近千家隶属于这三家巨头的小型征信机构,这迫使美国人都很重视自己的信用评分,信用毁了寸步难行。而在中国,有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征信体系,不过极不完善,而且个人信用信息也没有实现打通,这就决定了中国的互金就不能像美国人那样玩。

  而玩大还是玩小也很重要。在经济下行的当下,个人小额信用贷比起大额项目(比如房产项目),可以有效分散风险,风险更加可控。还记得3月轰动的辉山乳业股价的断崖式下跌,与之有债权合作的红岭创投牵涉其中。可能谁也没想到,依靠大标起家的红岭在顺应监管准备停发大标的时刻,大额标的风险再次暴露。

  今年2月9日,红岭为辉山乳业授信5000万元,在这个项目中,资不抵债的辉山乳业存在贷款利息逾期的情况。财报显示,辉山乳业原奶成本大概保持在2000元/吨左右,而在原奶行业,原奶成本做到2500元/吨都很艰难,2000元/吨左右的成本遭到质疑,这是股价暴跌的导火索。到现在,辉山乳业的财务危机也还没解除,不仅被香港证监会停牌,还被各家银行要求偿还几千万美元贷款。

  红岭最神奇的一点就是它的坦诚。在深圳金融办,由于红岭创始人周世平本人的所谓坦诚,周世平本人能说会道,似乎什么都能摊在阳光底下。但实际上,红岭创投的大单模式、类银行模式几乎跟网贷是不相容的。先天就应该是死刑。对于深圳金融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马蜂窝。

  网贷最基础的原理就是:涌入到平台的钱是小额分散的。整个网贷行业的单个投资用户投资金额不过是2000元,这里面反映的信息非常有意思,一个用户面对冷冰冰的网贷,被很多丑闻所影响的网贷,他最多愿意拿出2000元来获取网贷的高息,如果该平台跑路,2000元也算是很大的损失,这体现了网贷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的平衡。如果涌到平台的钱是小额分散的,那么平台撮合出去的钱也应该是小额分散的,流入匹配流出,所以,宜信模式就是将小额无抵押的信用贷款作为平台的钱流出的方向。而去年“824”网贷新规将个人借款上限设为20万,机构借款设为100万,它的主导思想就是:期限都是很短,最多在这个额度里进行拆标。

  总之,资金来源是小额、投机的,因此这些资金应该也必须投向小额短期借贷,这是最基本的金融匹配逻辑,不能因为互联网技术而摒弃,这是网贷模式的生死线。

  除了红岭创投给资金短缺的房地产企业借大量的款之外,很多网贷平台尤其是政府背景的网贷平台热衷于大额票据市场。以大额商票而言,2016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18.1万亿元,同比下降19.3%,商票的业务不断萎缩,而且经济环境不好,贸易支付需求量的前景也不乐观。经济周期下行过程中,大额商业票据的风险是最容易暴露的,当融资金额动辄百万、千万量级,哪怕商票承兑人是大型民企、上市公司还是国企,风险过于集中,一旦逾期,平台不一定能扛得住。这也是为什么近来很多有着央企背景和国资背景的平台纷纷倒闭,这个国资系的股东爸爸也不能给这些平台护航。股东爸爸没有用,商业模式才是第一道风控。

  银票市场的风险也已经不断暴露,即使有银行的信用摆在那。现在市面上大概有60%-70%的银票都是企业实现融资目的的工具,但是其实银票的操作风险是很高的,伪造票据难以识别,票据掮客更是让监管部门感到头疼。票据掮客通过替那些没有贸易背景的企业包装(国内并不认同融资性票据的存在),再向银行申请票据,让企业成功拿到融资,掮客空手套白狼赚到了差价,比如1亿元票据被票据掮客买进和卖出的利差约1%,那么一次买卖就能够赚到100万元,转20次就是2000万元,分分钟比高利贷还好赚。而且,实体经济不景气,一些银行不能只靠吃利息了,也坐不住了,也会有意识放低票据业务门槛来完成信贷任务,甚至还有银行会主动找掮客,存入保证金然后申请票据,第二天再跑去贴现,银行就是用这种货币空转的方式赚到利差。

  为了做大单,很多互金平台动向也闻风而动,比如民贷天下最著名的产品就是“民商票”“民银票”,广州平台PPmoney也长期做大额票据市场。而在新规之下要转型,观察这些平台的转型很简单,观察线下拓展借款人的销售人员队伍。当然有人会说,很多消费金融都是线上的,不需要线下人员,但这里面有一个诡辩,因为线上获客和推广是需要时间的,线上的比例刚开始是非常微弱的。妥当的大单转型就是平台先开展线下销售,让业务员找借款人,然后逐步线下线上相结合。从这个角度看,打着国资背景的民贷天下几乎没有,PPmoney收购了一家线下公司,也在艰难转型。

  模式是第一道风控

  我一直秉持一个观点就是,模式就是风控,模式设计得好,风控部门能省很多事。看业内走得比较前的平台,比如行业巨头陆金所,它的模式和演变路径在行业里是特殊的。它背靠平安,平安的资产资源这么庞大,陆金所不需要太费劲自己去找资产,而平安有齐全的金融牌照,银行就可以低成本获取资金,没必要通过陆金所来获取。陆金所上面有个人借款、企业借款、消费贷款、各种非标资产、类证券化产品等等,但是它吸收的平安内部资产也就是表外、信托这些项目,管理和运作的项目,陆金所都可能是最终的出口。这样一来,陆金所在资产端就很容易积聚庞大的风险,容易形成资金池。简单地说,陆金所就是平安的一个大资金池。

  正如陆金所全称里面的“金融资产交易所”写的那样,陆金所不只做网贷(为了满足监管要求,陆金所去年年底将网贷业务拆分了出来,专门成立了陆金服),是开放式的金融交易平台,现在的陆金所有多种固定收益及浮动收益的投资理财服务。有人说,或者陆金所一开始的目标就不是锁定普惠人群,就是奔着传统人群去的,他们有财富实力,对高收益产品感兴趣但也有投资的理智,陆金所上面提供了丰富品类的产品,他们在这就能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就不会跑掉。

  陆金所的背景太特殊,宜信在网贷演进史更有代表性和行业借鉴意义。宜信主要面向被传统金融拒在门外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比如小微企业主、工薪阶层和贫困农户等,满足他们的小额贷款需求。在这里我们不谈宜信的债权转让模式,而来说说它在资产端开创的“线下线上结合”模式。简单来说,宜信就是主要依靠组建大量的线下销售队伍(宜信普惠)寻找信用好的借款人,依靠大量的信贷员审核借款人的资质,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贷款质量。虽然这种模式人力成本投入高,很笨重,但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方案。

  宜信的创始人唐宁说过,普惠金融应该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除了个人信用数据的缺失,大数据应用单独用并不灵,或者只在某些特定领域可以用。宜信的线下门店是宜信的业务员和客户的触点,接待客户、打电话、填资料和做征信都在这些线下门店进行,很多普惠群体所在的区域并没有网络效应,线下沟通审核是最了解普惠群体的信用资质最有效的方式。宜信模式的成功直接体现在业绩上,根据宜人贷最新公布的2017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166%,业绩稳健。

  宜信模式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经典的民间小额信用贷的互联网化、O2O化。它有很多的追随者,比如深圳的小牛在线就是宜人贷的翻版。小牛在线的资产撮合方是小牛普惠和小牛分期,小牛普惠大约提供90%的资产撮合量,小牛分期则提供10%的资产撮合量,两者组成大普惠资产撮合端。

  小牛的大普惠资产撮合端大约有8000人,目前小牛在线和小牛大普惠整合在一起成为小牛金服,小牛金服目前的CEO是王洁凤,是过去平安集团五虎将之一,大普惠端的负责人是王芳(Wendy Wang),据说来自宜信普惠的风险操作部。小牛的模式依然遵循了现金流优先,小额必须对小额的传统经典模式,这样就保证了资金循环的稳健性。

  东莞知名平台团贷网也是宜信模式的门徒。一开始,团贷网立足东莞本地,做商贸贷为主,东莞是个不错的市场,制造业比较发达,融资需求旺盛,团贷网迅速壮大。据介绍,团贷网现在有超过9条业务线,覆盖小微企业信贷、房产金融、汽车金融、供应链金融、小额信贷、消费分期、仓储金融、按揭服务、三农金融、小额现金贷等,团贷的资产端放在成都,有几千人的队伍。

  现在市场都谈金融科技,说它是推动互金风控水平提升的力量,这没有错,但是我认为要加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模式能经得起市场考验,金融科技只能是模式之后的第二道风控。实现了这个前提,金融科技才有望使平台的风控水平实现指数量级的提升,如果模式松散,期限错配,形成不可饶恕的资金池,再强大的金融科技也就是只纸老虎。

精彩推荐